胆囊结石、息肉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种常见多发病,常采用门诊观察、利胆、手术切除胆囊等措施。100多年来,受德国名医Langenbuch“胆囊温床学说”的影响,胆囊切除一直被奉为治疗胆囊结石的“金标准”。然而,随着内镜技术、腹腔镜技术等微创外科的的发展、人们对胆囊结石成因的再认识,以及对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和胆囊本身生理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入,保胆取石的呼声也越来越高。
胆囊在人体的生理代谢、消化、免疫方面具有重要作用,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器官。当进食后,胆囊收缩,将胆囊内胆汁立即排人十二指肠,以助脂肪的消化和吸收,在排出胆汁的同时,也将胆道内的细菌与胆汁一起排出体外。同时胆囊黏膜具有分泌IgA抗体的功能,其在胆汁中的浓度远远高于血液中浓度,因而是含有保护性抗体的主要器官,这对于胆道系统的免疫防御具有重要意义。如果将胆囊切除后,将会带来腹胀腹泻、消化不良、胆汁肠液反流,胃痛胃胀、结肠癌的发病率增高、胆管损伤、胆总管结石的发生率增高等弊端。
长安医院普外科运用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微创取息肉和结石,进行病理检查,明确息肉性质,消除患者担心,又保留胆囊,使患者受益。该技术通过腹腔镜下将患者胆囊底部打0.5—1厘米大小的洞,插入胆道镜直视内部情况,且放大了6倍以上,最终取出息肉和结石。它最大的优点是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腹部手术切口,避免了因为手术切口带来的种种损伤和不适,整个手术微创可视,安全系数高,创伤更小,在取净息肉与结石的同时,完整保留患者的胆囊及其功能,患者术后效果好恢复快,一般术后6-8小时即可下床活动,术后三四天即可出院。
长安医院普外科健康小贴士:
胆结石患者可在中上腹或右上腹产生不适感,有时胃部有灼热、暖气、吐酸及腹胀,在摄取油腻食物后更加显著。胆结石症伴有胆道感染时可有发热、右上腹疼痛及胆囊部位的压痛。结石伴有急性化脓性胆囊炎,右上腹可出现绞痛,亦可高热、呕吐等。